近日,國內行業頭部鋁合金加工企業創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新新材,600361.SH)正式更名上市。
盡管對于資本市場,創新新材仍是一個稍顯陌生的名字,但其所生產的鋁合金產品早已經覆蓋了諸多行業,小到消費者手上的手機、電腦、可穿戴設備,大到奔馳、寶馬等知名車企的汽車,乃至西電東輸中至為重要的特高壓導線,背后都有創新新材的各類高品質鋁合金材料及產品的身影。
“與受原材料周期價格影響的傳統鋁行業企業不同,創新新材憑借在產業規模、客戶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以及核心技術上的壁壘,一直保持著業績穩步增長。此外,公司在高端鋁合金產品和再生鋁等領域的布局更值得關注,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有投資人士曾表示。
穩步增長的鋁合金材料龍頭
公開資料顯示,創新新材成立于2007年,專注鋁合金材料及產品的研發制造,致力于為鋁合金加工領域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公司生產鋁合金牌號300余種,年產量逾350萬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鋁合金材料生產企業之一。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創新新材鋁合金圓鑄錠市場占有率為11%,位列全國第一;鋁桿線纜市場占有率近15%,位列全國第二。
除規模優勢外,由于下游廠商對鋁合金的工業精度和產品質量具有嚴格要求,在定制化設計、品質管控、供應鏈管理等方面準入門檻較高,能否取得優質客戶認可并達成穩定合作也是創新新材這類鋁合金加工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創新新材通過高水準的設計生產能力、高效響應交付能力贏得了良好的市場口碑,并積累了豐富的客戶資源。
以3C市場為例,創新新材產品經后續加工后服務于蘋果、華為、聯想、小米、OPPO、vivo 等品牌,取得了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可穿戴設備等多品類產品的優先研發及量產機會。在汽車市場,公司產品也得到了奔馳、寶馬、奧迪、豐田等知名品牌的青睞。此外,公司還是SMC的核心鋁棒供應商,且與敏實集團就國際頭部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的業務達成了合作規劃。
憑借著產業規模、客戶資源的優勢,創新新材近年來的業績表現出色。2019至2021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為379.48億元、431.27億元和586.26億元,復合增長率達24.29%,扣非凈利潤達3.83億元、7.76億元和8.22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46.85%,盈利能力增長顯著。
技術創新構筑競爭優勢
眾所周知,國際頭部3C電子制造商及車企對于供應商的要求極盡嚴苛, 產品稍有瑕疵就會被踢出供應鏈。同時,這些下游客戶對鋁合金的工業精度和產品質量具有嚴格要求,在定制化設計、品質管控、供應鏈管理等方面準入門檻較高,能否取得優質客戶認可并達成穩定合作為鋁合金加工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
為此,創新新材不斷積累工藝和技術,通過長期的規模化生產實踐持續儲備技術與工藝專長,發揮工匠精神,以滿足快速更迭、日益多元的下游市場需求,研發投入持續增長。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創新新材研發投入1.87億元,同比增長152.7%,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得益于持續性的研發投入,創新新材在行業中的技術優勢愈發凸顯,多項核心技術處于行業優勢水平。以鋁合金擠壓技術為例,創新新材是行業內少數掌握大面積適合陽極氧化的7系材料規模化生產擠壓技術的廠商之一,產品表面粗糙度可控制在Rmax 8以內、擠壓棒粗晶層厚度低于0.5mm。
截至4月末,創新新材已取得專有技術500多項、278項境內專利,發起或參與制定了18項國家標準,均已頒布實施。
目前,創新新材已形成了從合金化研發、鑄造成型、均勻化熱處理、擠壓變形、陽極氧化表面處理到精深機加工的全流程體系,掌握有多種合金牌號的鋁合金研發和制造能力,滿足下游應用領域的多元化、定制化需求,并著力開拓高附加值鋁制品市場。
成長空間廣闊
雖然手握諸多3C電子領域優質客戶,但在消費電子市場整體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市場對創新新材的成長性看法不一。
對此,山東某知名投資人士表示,雖然消費電子市場的增長放緩,但創新新材采用的差異化競爭策略,重點布局高技術含量的細分市場,高端產品對表面平整度、產品穩定性以及各項物理性能等方面訴求較多且標準嚴苛,產品的附加值也就更高。
另可以關注到的是,隨著高端產品占比的不斷提升,近年來創新新材的單噸加工費水平不斷提升。
2019至2021年公司直銷產品加工費單價年復合增長率達13.97%,來料加工單價年復合增長率達5.66%。其中,型材產品由于均為高端產品,期內型材平均加工費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5.92%。同期,公司棒材板塊高端產品銷量占比從14%增至19%,高端產品加工費收入占比從34%增至44%,板帶箔產品高端產品銷量占比從39%增至47%。
“汽車輕量化的加速,也給了創新新材新的機遇,有望成為公司未來新的增長點。”前述投資人士進一步表示。
作為汽車減重的重要方式,鋁合金擁有輕量化效果顯著、成本較低等優勢,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上,已廣泛應用。按照國家汽車產業規劃,至2025年,國產車鋁合金單車用量有望達到250kg,對應市場空間達到3366億,年復合增速達12%。
此外,對再生鋁業務的布局也有望給創新新材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實際上,自2017年開始,創新新材就與國際頭部3C電子制造商合作開展3C用鋁的保級回收利用,在再生鋁篩分、去雜凈化、合金化等方面形成了成熟的技術體系,其主編的《回收鋁》國家標準也已于2021年8月頒布。
中郵證券在近期研報中指出,創新新材在山東規劃有七個再生鋁項目,建成后再生鋁產能將增至205萬噸,如公司再生鋁產能全部投產,再生鋁業務將顯著增厚公司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