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上海市生產、銷售的食品接觸用鋁制品及容器進行了監督抽查。抽查結果顯示,本次抽查了40批次產品,其中不合格產品23批次,不合格率達57.5%。其中,不合格產品商標涉及誠一日用、樂扣樂扣、好思特等。
本次抽查發現,涉及安全性指標的項目:感官要求、砷(As)遷移量、鎘(Cd)遷移量、鉛(Pb)遷移量全部符合標準要求,但23批次不合格產品的不合格項目均為標簽標識。不合格產品名單顯示,誠一日用的鋁箔方盤和鋁箔錫紙不合格,CDREA的燒烤鋁箔碗小號不合格,樂扣樂扣的E-cook milky奶鍋不合格,HOT STUFF/好仕的烤盤不合格等。
對于出現大量的標識不合格的情況,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解釋稱,在新國標GB 4806.9-2016實施之前,食品接觸用鋁制品的執行標準是GB11333 -1989。該標準中未要求產品需要標明材料牌號或成分。新國標于2017年實施后,鋁制品被歸入“與食品接觸的金屬類材料”,執行標準變為GB4806.9-2016。但部分廠家對新國標GB 4806.9-2016了解不夠透徹,還在沿用“GB11333”的舊標準,認為無需標注產品的牌號或原料成分。
記者了解到,產品的標簽標識中存在信息漏標、錯標的問題,將影響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優劣的判斷。并非所有牌號都適用于制作食品接觸用鋁制品及容器。缺失此類標注,將無法體現產品的質量,而標簽上標注錯誤,或是未標注生產商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等必要信息,消費者在購買后如出現問題,將維權困難。
對此,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給消費者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在選購食品接觸用鋁制品及容器產品時,首選國內外知名品牌,盡可能避免選購無生產企業信息的產品。其次,購買時注意產品標簽是否完整,如有說明書或質量合格證,必須向商家索要并妥善保存。第三,消費者可向生產或銷售商要求提供產品符合國家強制性要求的檢驗報告,作為判斷產品質量好壞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