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是一種常見金屬元素,全球每年大約要生產7800萬噸鋁礦石,是所有金屬中產量最大的。在日常生活中,用鋁制造的廚房用品五花八門。但是有研究表示,長期使用鋁制品可能會導致人的智商降低。鋁究竟會對人體有什么影響,常用鋁制品真的會讓人變成傻子嗎?
鋁約占地殼總質量的8%,是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金屬之一。由于鋁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要想獲得鋁單質非常困難,甚至是比黃金還要貴重的金屬。19世紀初在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的餐桌上,只有皇帝和貴族才能使用鋁制餐具。用鋁做成的裝飾、器具更是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的高檔奢侈品。直到1854年,人類才第一次成功制成鋁錠,由于太過稀有,人們甚至把它與王冠上的寶石一起放在巴黎博覽會上展出。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逐漸進入電氣化時代。電力的產生也讓人們發展,可以利用電解氧化鋁的方式獲得單質鋁,從那以后鋁的身價一落千丈。鋁的生產成本變成了白菜價,普通老百姓也能買得起鋁制品,質地輕巧,狀若白銀的鋁制品風靡一時。
鋁制品在我國的興起時間并不長,1949年,我國全國一年僅能生產10噸鋁,全國能夠生產鋁制品的廠商兩只手可以數過來,當時普通人幾乎沒什么機會用上鋁制品。經過30年快速發展,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鋁產量突破100萬噸,2021年全年,我國共生產了3850萬噸鋁。隨著鋁產量逐年遞增,鋁制品也開始在民間興起。
鋁單質非常活潑,按理說非常容易受損并不適合用來做餐具,但是為什么在我們的印象中,家里的鋁鍋不僅不容易受損,哪怕是布滿了黃色的銹跡也依然耐用呢?
這是因為,鋁雖然本身非常容易氧化腐蝕,但是一旦接觸到氧氣發生氧化反應后,在鋁表面就會形成一層三氧化二鋁,這層三氧化二鋁性質非常穩定,而且非常堅硬耐腐蝕。有了它的保護,里層的鋁就不會被氧化腐蝕。正是這樣的特點,長期以來在不少農村地區,一直有用融化鋁罐頭瓶做成的鋁鍋。
但是,隨著人們對鋁的認識加深,十幾年前人們發現鋁可能會造成“金屬中毒”。“金屬中毒”理論讓鋁制品的地位一落千丈,人們不再選購鋁制品,同時減少鋁制品的使用頻率。這就讓人疑惑了,一般來說對人體有害的都是像鉛、汞一類的重金屬,為什么相對分子質量很輕的鋁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呢?
其實關于鋁制品有毒的言論由來已久,一百多年前的英國,醫生約翰.斯諾調查了許多患有佝僂病的兒童,結果發現大多數這些患兒的家中在制作面包時頻繁使用明礬,因為明礬本質上是一種鋁的化合物,所以他認為正是由于攝入了太多的鋁,才導致兒童佝僂病的高發病率。但這畢竟只是一種推測,缺乏科學依據。
進入20世紀,人們發現,長期使用含有鋁的食物,確實會降低血液中的磷元素,造成低磷血癥,進一步造成骨骼中的鈣元素大量流失,造成人體缺鈣。直接表現為肌肉無力,呼吸衰竭,惡心嘔吐等癥狀。對兒童來說,低磷血癥往往就意味著佝僂癥。
從這時起,科學家們開始重視對鋁危害的研究,一大批研究成果公之于眾。在《美國流行病學雜志》上刊登有這樣一篇文章,題目就叫《飲用水中鋁濃度與阿爾茨海默癥的關系》。這篇文章的研究長達8年,通過跟蹤調查法國南部近4000名65歲以上的老人,作者發現,長期飲用鋁含量高的水的老人,患老年癡呆的概率遠遠高于飲用水中鋁含量低甚至沒有鋁的老人。
盡管人們還尚未弄清鋁究竟為什么會引發老年癡呆癥,但是根據現有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假說。因為鋁不像其他金屬,可以通過排泄來排出體外,一旦進入人體,它就會沉積在人的心、肝、腎特別是大腦當中,尤其是大腦,特別容易吸收和沉積鋁。大腦作為人體的指揮中樞一旦功能受損就會引發嚴重后果,如果大腦鋁含量過高,神經之間的傳導就會受到影響,直接表現為人的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如果神經元之間的信號受到嚴重干擾,神經就會出現紊亂,誘發行動失常,智力嚴重衰退,最終引發老年癡呆。
特別是農村融化罐頭瓶做的鋁鍋,由于最基本的干凈衛生得不到保障,本身可能含有的其他重金屬極易引起其他疾病,更是不建議使用。
而且隨著不銹鋼,陶瓷等材料制成的餐具開始進入市場,價格也很便宜,飽受質疑的鋁制品銷量開始急劇下降。雖然關于鋁究竟會不會引發老年癡呆還存在爭議,但是人們不愿意用自己的健康作賭注,這也讓鋁制品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